光纤熔接器的熔接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从光纤自身、接续技术、操作和环境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光纤自身因素
- 模场直径不一致:这是影响最大的光纤本征因素。按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单模光纤模场直径容限标准为(9 - 10μm)±10% ,即容限约±1μm。若两根对接光纤模场直径差异较大,会显著增加熔接损耗。
- 两根光纤芯径失配:当两根光纤的芯径不一致时,光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散射和折射,导致熔接损耗增大。
- 纤芯截面不圆:纤芯截面不圆会使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路径发生变化,增加光的散射和损耗,从而影响熔接质量。
- 纤芯与包层同心度不佳:会使光在传输过程中偏离正常路径,产生额外的损耗,降低熔接的效果。
接续技术因素
- 轴心错位:单模光纤纤芯很细,两根对接光纤轴心错位会严重影响接续损耗。当错位1.2μm时,接续损耗可达0.5dB。
- 轴心倾斜:当光纤断面倾斜1°时,约产生0.6dB的接续损耗。如果要求接续损耗≤0.1dB,则单模光纤的倾角应为≤0.3°。
- 端面分离:活动连接器的连接不好,很容易产生端面分离,造成连接损耗较大。另外,当光纤熔接机放电电压较低时,也容易产生端面分离,此情况一般在拉力测试的时候可以发现。
- 端面质量:光纤端面的平整度差时会产生损耗,甚至出现气泡。切割的光纤应为平整的镜面,无毛刺、无缺损,否则会影响熔接效果。
- 接续点附近光纤物理变形:光缆在架设过程中的拉伸变形,接续盒中夹固光缆压力太大等,都会对接续损耗有影响,甚至熔接几次都不能改善。
操作因素
- 操作人员水平:目前熔接大多是熔接机自动熔接,但接续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接续损耗的大小。接续人员应严格依照光纤熔接工艺流程图进行接续,熔接过程中应一边熔接一边用OTDR测试熔接点的接续损耗,不满足要求的应重新熔接。
- 盘纤工艺水平:盘纤工艺不佳可能导致光纤弯曲半径过小,增加光的传输损耗,影响熔接质量。
- 熔接参数设置:需根据光纤类型正确合理地设置熔接参数,如预放电电流、时间及主放电电流、主放电时间等。参数设置不当会使熔接效果变差,增加熔接损耗。
熔接机自身因素
- 电极清洁程度:熔接机电极的使用寿命一般约2000次,使用时间较长后电极会被氧化,导致放电电流偏大而使熔接损耗值增加。使用中和使用后若不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末),也会影响熔接效果。
- 熔接机寿命:熔接机使用年限过长,其内部的光学、机械和电子部件会出现老化和磨损,导致熔接精度和稳定性下降,影响熔接质量。
环境因素
- 工作环境清洁程度:严禁在多尘及潮湿的环境中露天操作,光缆熔接部位及工具、材料应保持清洁,不得让光纤接头受潮,准备切割的光纤必须清洁,不得有污物。多尘环境可能使光纤端面沾染灰尘,潮湿环境会使光纤受潮,这些都会增加熔接损耗。
- 温湿度和气压:环境的温湿度和气压变化会影响熔接机的放电特性和光纤的物理性能。例如,在寒冷的环境中,熔接机的电池性能可能下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湿度较大时,光纤表面容易形成水汽膜,干扰熔接过程。
图片名称:光纤熔接器的影响因素作者:秦天数智 浏览次数:0